说起炎症,大家可能都不陌生。
炎症是自身免疫系统对外界刺激的防御反应,当我们遭受到感染、创伤或其他有害生物侵袭时,身体的免疫系统会立即启动,以消除这些致炎因子。
比如感冒时,我们的体温会上升,喉咙会感到肿痛;或是受到创伤以后,受伤部位会出现红、肿、热、痛等现象,这都是身体正常的炎症反应。
但您是否知道,炎症、肿瘤、饮食之间密切相关呢?
慢性炎症是肿瘤的“帮凶”
我们上述所说的都是「急性炎症」的表现,它可以帮助我们尽可能地限制病原体的扩散,清除受损组织,促进组织修复,对人体而言是有益的。
在正常情况下,急性炎症是短暂的,当组织修复完成后,炎症反应就会逐渐减弱,直至消失。
然而,在机体抵抗力低下或治疗不彻底的情况下,致炎因子不能在短期内清除,那么它可能会转变为「慢性炎症」,这对身体并无好处!
慢性炎症有可能会促进多种慢性疾病的发展,例如心血管疾病、糖尿病、慢性肾病以及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等;甚至,对于肿瘤的生长、进展、转移以及治疗反应具有重要影响。
由中国抗癌协会肿瘤营养专业委员会、中国营养学会社区营养与健康管理分会、中国营养学会临床营养分会共同发布的《抗炎饮食预防肿瘤的专家共识》中就指出,机体的慢性低度炎症状态是诱发肿瘤的机制之一!
而膳食中的各种生物活性成分(包括能量与营养素)可影响人体内炎症反应过程。
饮食对机体慢性炎症的影响
我们每天吃的食物,是会对炎症产生影响的。有的食物成分具有促炎的特性,有的食物则有抗炎的特性。
※ 这方面有个指标叫膳食炎症指数(DII),是根据饮食对 6 种炎症标志物影响的数据而制定的,包括 45 种膳食成分,每一种成分摄入量的增加或减少都会影响个体的DII评分,正值则代表膳食具有促炎倾向,负值代表膳食具有抗炎倾向,0则代表膳食不具有炎症效应。
简单来说就是,如果您总吃具有促炎倾向的食物,可能会让你的身体处于慢性低度炎症状态,从而容易诱发肿瘤。反之,如果多食用具有抗炎倾向的食物,可以起到防治肿瘤的作用。
DII与肿瘤发病关系的流行病学证据:
看到这儿,很多病友就要问了,那我们乳腺癌患者到底应该怎么吃才能抗击炎症呢?哪些食物才算是抗炎食物呢?
抗炎饮食的要点
1.
吃对主食
全谷物碳水化合物,比如糙米、燕麦、荞麦、小米、黑米、玉米、大麦、薏米、青稞等,具有抗炎效应并有利于维持稳定血糖水平,要多吃。
精制碳水化合物,比如白米、白面,血糖生成指数较高,大量摄入会引起血糖和胰岛素水平大幅度波动,增加机体炎症水平,要少吃。
2.
吃对脂肪
脂肪摄入量一般不超过总能量的30%,建议选择多不饱和脂肪酸尤其是ω- 3多不饱和脂肪酸,可降低机体炎症水平,降低肥胖和肿瘤的风险。
◎ ω- 3多不饱和脂肪酸多的食物:深海鱼贝类、紫苏籽油、亚麻籽油、亚麻籽、核桃等。
反式脂肪酸(如油炸食物、人造黄油、人造奶油、咖啡伴侣、精炼植物油等),和饱和脂肪酸(如牛油、猪油、黄油、椰子油、棕榈等)DII评分较高,具有促炎潜力,因此需要限制摄入。
3.
吃对蛋白质
蛋白质有轻微的促炎潜力,但由于肿瘤患者代谢紊乱,蛋白质消耗增加,建议肿瘤患者提高蛋白质的摄入。
蛋白质的最好来源为鱼、家禽、鸡蛋、瘦红肉、低脂乳制品、大豆食品、坚果等,尽量少食用加工肉类。
4.
多吃蔬菜和水果
水果和蔬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,如β-胡萝卜素,维生素A、B6、C、D、E,锌、镁等,具有较好的抗炎活性,可以多食用。理想的抗炎饮食中蔬菜和水果应占总食物重量的2/3。
不仅如此,蔬菜、水果、大豆等部分植物性食物中含有黄酮、花青素、丁苯甲酸酯等多酚类植物化合物,具有抗炎、抗氧化、抗癌作用。
5.
限制饮酒
酒精虽具有一定的抗炎潜力,但酒精可导致多种肿瘤的发生;且会增加肝脏损伤、痛风、心血管疾病、肥胖等发生风险,不利于肿瘤患者的康复和健康,故建议肿瘤患者应该戒酒。
6.
可以适量喝茶
绿/ 红茶中的没食子、儿茶酸、黄酮、多酚等成分有一定的抗炎生物活性,具有防治肿瘤作用,但要依据个人健康状况和习惯,饮用时注意适量。
7.
选对烹饪方式
油炸类食物中含有较多的反式脂肪酸,大量摄入油炸食品易增加肥胖、心血管疾病、心力衰竭和糖尿病的发病风险;且肉经煎、炸、烤等高温烹调后可产生杂环胺和多环芳烃,并产生糖基化终产物,具有促炎性。健康的烹饪方式应该以蒸、煮、烩、炒为主,少用煎、炸、烤等方式。
抗炎饮食可以改善机体慢性炎症状态,改变肿瘤微环境,从而达到预防肿瘤发生和促进患者康复的作用,因此可以在每日膳食中稍微多吃点。当然,抗炎饮食只是膳食健康中的其中一部分,在日常饮食中,保持营养均衡也很重要哟!
参考文献
[1]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营养专业委员会,中国营养学会社区营养与健康管理分会,中国营养学会临床营养分会. 抗炎饮食预防肿瘤的专家共识[J]. 肿瘤代谢与营养电子杂志, 2023, 10(1): 57-63.
[2] 谢海伦,石汉平. 炎症研究现状与进展[J]. 肿瘤代谢与营养电子杂志, 2024, 11(1): 9-19.
声明:本文旨在为读者分享和科普,仅供参考,如有不适症状,请及时咨询医生。
END
工作人员
编辑丨林允夏子
审核丨翟颖琳医生、尤秋婷医生
图源丨Pexels
苏逢锡教授团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