科普 | 围妊娠期女性要注意,这种疾病容易缠上你!
女性处在生活、工作等环境中所产生的情绪压力是乳腺癌患病的易感因素;加上国家“二胎”、“三胎”政策的开放,中国妈妈们的生育年龄也在延迟。
乳腺癌发病年龄“年轻化”日益彰显,而“围妊娠期乳腺癌”也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。
“围妊娠期”是女性一生中非常重要的时期,有些疾病容易在这段时间出现(尤其是乳腺疾病,其中不乏乳腺肿瘤)。
治疗期间可能有过不甘和流泪,但是因为她们即将成为一位母亲,这重大的责任给予她们足够的勇气去面对疾病、积极治疗。
不久前,一位26岁的年轻女性来做乳腺检查。检查过程中,患者问我:“医生我这个肿物是不是恶性的?”
她的语气异常平静,表情也看不到一丝波澜,完全不像以往的年轻女患者那么不知所措或者自怨自艾。我看着她说:“可能不太好,有很大的概率是恶性的。”
“那我在怀孕期间能做什么治疗呢,小孩还能要吗?”听完她的话我心头一紧,目光看向她微微隆起的小腹,才发现她原来是一位孕期妈妈。
我紧接着说:“可以治疗,不用害怕,也不用紧张小孩,毕竟我们现在还没有穿刺活检,说不定是良性的呢,现在只是猜测并没有确诊不是么!”却只见她幽幽地说道:“谢谢医生。”
想必她在初为人母的时候,应该是很快乐的,但后来经过不同的检查发现了自己的病情,并最终来到我们门诊部,这段时期里她经历了什么,才如此坦然地面对自己的病情。
这位年轻妈妈在孕26周时发现乳腺肿物,孕27周时确诊为乳腺癌,现在于苏逢锡专科门诊部积极治疗中,也期待着自己的小天使降临。
围妊娠期乳腺癌是什么?
“围妊娠期”是指妊娠前半年、妊娠期及产后1年,这段时期所患的乳腺癌称为妊娠相关型乳腺癌(pregnancy-associated breast cancer, PABC)。
文献报道,PABC约占所有乳腺癌患者的0.2%~3.8%,占<45岁女性乳腺癌患者的2.6%~7.0%。随着二胎三胎政策的开放和妇女生育年龄的增长,PABC在临床上并不少见。
乳腺癌在女性一生之中各阶段都可能出现,且妊娠期发病高于非妊娠期。妊娠期中,孕妇血中的雌、孕激素水平会动态飙升!
从初潮到怀孕前,女性的激素水平基本上处于一个平稳的周期,但是从怀孕开始,激素水平就会大幅度提高,雌激素水平成倍递增。
然而乳腺癌是激素依赖型肿瘤,雌、孕激素水平越高,发病或复发风险就会越大!一般来说乳腺癌手术后的内分泌治疗本质就是去雌激素化治疗,所以围妊娠期女性发生的乳腺癌更容易进展甚至发生远处器官转移。
如何预防围妊娠期乳腺癌?
[ 孕前检查加做乳房检查和乳腺超声 ]
*彩超无辐射,对宝宝没有影响。
建议各位女性在怀孕前,到正规医疗机构做一次乳腺癌筛查。如果发现肿瘤,请立即挂号专科医生看诊,越早采取治疗措施,治疗效果越好。
[ 孕期的乳腺检查要重视 ]
孕期在雌激素和孕激素的作用下,产生生理性的改变,双乳出现增大、胀痛、乳头清水样或乳汁样溢液。
但当出现一侧乳房比对侧明显增大,乳头凹陷、溢血,乳房皮肤橘皮样改变、溃烂,或摸到肿块时,一定要及时到医院就诊。
孕期的乳腺检查,一般推荐超声检查。如发现可疑结节,请根据专科医生的建议,进行穿刺活检和其他检查来明确诊断。
[ 随时关注孕妈乳房状态 ]
小婴儿呱呱落地,不要把所有精力都关注在小朋友身上,如果哺乳期妈妈出现涨奶不适、乳房红肿破溃等,务必第一时间去专科门诊咨询问诊。前期及时治疗,避免后续不必要的麻烦及痛苦。
如果发生了PABC,怎么办?
在母、胎安全的前提下,妊娠期间接受的任何有效治疗均可使 PABC 患者受益(总体生存率 78.6% vs 44.7%)。
所以我们发现肿瘤后一定要积极治疗,不要因为妊娠期有所忌讳!
● 孕周<13周的PABC患者终止妊娠!
● 不建议孕周 ≥13周的患者终止妊娠!
● 孕13~34周的 PABC 患者可以根据病情进行手术和化疗。
此外,患者应尽可能在孕35周后分娩,可行自然分娩或剖宫产。如必须提前分娩,应注意促胎肺成熟;对孕周≥35周PABC患者建议分娩后再完善乳腺癌评估并进行规范治疗。
如果孕期妈妈不幸罹患乳腺癌也不必过于紧张,毕竟我们有十分全面、系统的治疗方案和专业的乳腺医生团队,全身心保护您和宝宝的安全。
最后,祝愿各位妈妈及即将成为妈妈的女性朋友们,一切平安顺利,愿世界再无乳腺癌!
参考文献
[1] 汤永喆, 王杰, 何奇,. 妊娠期乳腺癌诊治策略[J]. 外科理论与实践, 2019, 24(05): 400-405.
[2] Goidescu Iulian, Nemeti Georgiana, Caracostea Gabriela et al. The role of imaging techniques in the diagnosis, staging and choice of therapeutic conduct in pregnancy associated breast cancer.[J] .Med Ultrason, 2019, 21: 336-343.
申时雨医生|撰文
陈怡医生 尤秋婷医生|审核
常钰滢|排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