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广州日报》专访 | 苏逢锡教授:乳腺癌并发症太折磨人,破解有新希望!
医学指导/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乳腺肿瘤中心创始人 苏逢锡教授
广州日报全媒体文字记者任珊珊
广州日报全媒体编辑吴婉虹
来源:广州日报健康有约
和其他肿瘤相比,乳腺癌患者疗效相对较好,生存时间较长。多年来,医疗界对乳腺癌的治疗多聚焦在疾病本身,对治疗方案给患者生活带来的影响却关注不多。如何让患者“不仅活得久,更要活得好”?我国著名乳腺癌专家苏逢锡教授就此问题探索了三十多年。
这位堪称华南乳腺癌治疗“一把刀”的“中山大学名医”,在国内最早创办以患者为中心的多学科、一站式乳腺肿瘤治疗中心,对患者进行“全程管理”,近年来又创办“苏逢锡诊所”,通过探索“名医诊所”的发展之路,希望能弥补在公立医院难以为患者提供更为贴身、贴心的“全方位全程治疗方案”的遗憾,协助患者获得更高的生活质量。
术后出现这情况 患者需更多支持
和其他科相比,乳腺科医生对付肿瘤的“武器库”堪称丰富多彩,主流治疗方案包括手术、内分泌治疗、化疗、放疗、靶向治疗等。不过,几乎每种治疗都会带来程度不一的副反应和并发症。以综合治疗的核心——手术为例,乳腺癌患者手术切除淋巴结后容易出现上肢淋巴水肿,周围神经炎在做过腋窝清扫的化疗患者中多见,手臂麻木、乏力、疼痛,严重影响工作和生活,让人苦不堪言。
不过,在乳腺癌治疗的“主战场”公立医院,受制于就诊人数、床位周转等因素,医院和医生们难以为患者提供更多更细致的支持。
“除了要治疗并发症,很多患者还关心饮食怎么调理,营养管理和康复训练该如何做。有些人需要进行心理干预,还有人想采用中医康复、音乐治疗的手段。”苏逢锡说,过去,在“救命要紧”的治疗理念中,这些“补充治疗”并不是医生优先考虑的问题。但随着乳腺癌疗效越来越好,患者生存时间越来越久,患者对“补充治疗”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,医学界必须重视患者的呼声。
多年来,苏逢锡心中一直有个遗憾,在繁忙的工作中无暇为所有患者解决困难。去年5月12日,他开办了“苏逢锡诊所”。这家以乳腺肿瘤诊治及康复治疗为主的专科诊所,带有“逸仙血缘”,将自己定位为乳腺医学部治疗的延伸和补充。
苏逢锡说,诊所聚焦疾病发生发展的全程,包括手术前心理疏导和准备、术后并发症的处理等康复治疗和营养康复指导、乳腺良性疾病的诊断、音乐治疗与康复等等。
针灸辅助化疗 顽疾或有破解机会
“以患者为中心,对患者有帮助”是苏逢锡的信念。在近四十年的临床工作中,他看到了中医康复手段患者的疗效,例如针灸对缓解治疗中的疼痛有一定帮助。
以长期被视为“顽疾”的周围神经炎为例,以往乳腺科医生只能通过降低化疗药量、牺牲肿瘤治疗效果的方式来改善症状。如今,苏逢锡团队与医院中医团队合作开展临床研究,采用针灸辅助化疗的模式来对付周围神经炎。
前期研究显示,采用这一治疗方案可令60%的术后周围神经炎患者得到缓解。有些患者因手臂、手指麻木,拿不起筷子和笔,边化疗边针灸两天后,拿笔用筷基本恢复正常。苏逢锡表示,针灸对缓解周围神经炎的确切疗效还需要通过更大样本的临床研究,进入进一步的验证。
放化疗骨髓抑制 预防性“升白”改善症状
骨髓抑制是放化疗常见的副作用,患者白细胞、血小板及红细胞、血红蛋白减少,患者头晕、乏力、四肢酸软、食欲减退、低热、失眠,不仅会影响放化疗的进度,进而影响抗癌效果,还可能引起贫血、感染和出血等并发症。“一般患者白细胞指标降到3时,就要警惕了。指标低于2时会打俗称的‘升白针’。”苏逢锡表示,指标在2-3之间时,患者的白细胞指标一般一周左右可以自动回升。不过部分患者会发热,这段时间比较难熬,有些人甚至难以坚持治疗。这时可以酌情预防性地打“升白针”,避免白细胞继续跌落,或者用中医的“升白方”,通过食疗来改善症状,帮助患者度过难关。
提升白细胞的食材有很多,例如灵芝、大枣、老母鸡、牛羊肉、牛羊肚、牛羊骨髓、大枣、香菇、黄芪、人参、党参、太子参、小茴香、丁香、羊奶、海参、山药、甲鱼、白鳝、枸杞子、花生等等。